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

EP44_第四季分享近八年來所學拳劍刀棍之心得

 第四季 分享近八年來所學拳劍刀棍之心得 

道依天地生化修,陰陽動靜太極間」,大家好!我是甘道夫(Gandalf),歡迎各位收聽「太極談」,本節目將分享個人在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一些經驗與研究心得,讓對太極拳有興趣者可以更容易了解太極世界的奧秘!

個人學太極拳已經將近八年了,受益良多。從完全不懂到現在已是乙級教練,在場裡每天早晨也在帶領師兄姐們練拳。個人感受現在隱約輕輕碰到太極世界的奧秘的門把。故接下來第四季將會來與大家分享我近八年來所學拳架、劍勢、刀法與棍術更深層體悟的心得。在這一季系列裡,大致可以分內外與動靜二大部份,內指修練內丹或者說靜氣功;外則是指拳招式、攻防奧義,亦可說為動氣功。至於動靜角度之說,在內外之間皆有動靜,在後續每集再詳細與各位觀眾們分解說明。


中醫裡的四診:望、聞、問、切。在EP33集 人的「氣場」集裡,提到對氣場的部份分享個人的研究與看法,又經歷了六年的鍛練,發現如今的我可以隱隱約約地「望」出一個人的氣場,或說是感受到他人的磁場與光譜。當靠近他人時,可以聞出這個人的身體綜合散發出的氣味;因為近期工作地點(台北車站附近)與近期承接的專案的關係,時常要去台大醫院監工與安裝設備,在醫院裡更成為我望、聞氣的驗證場。透過多次的反覆見證,似乎可以從一個的氣場與氣味,可以辨斷出他的身體狀況正處於何種狀態。


這季裡每集會針對每套拳架裡的每個招式依五個向量結構(根據金水木火土的五行分佈及相生相剋的特性推演)加以說明,以方便練習太極拳劍時可以更深入了解拳劍之奧義。招式(形)、動作(法)、意念重點(攻防用意)、方向(走位)與呼吸(吐納)。一、招式(形):所謂:靜看形,譂述每個招式要呈現的架勢形態大致為何。每個招式都有要呈現的架勢;山有山勢,江河有流勢,大海有無盡廣濶的淘淘浪勢。二、動作(法):亦是招式之分解動作。所謂:動看法,施展招式之問的運動軌跡及應注意事項。針對每一招式細項動作加以分解說明,讓學員可以清楚招式與招式間運動的細微動作與架勢為何。前人曾云:拳是文章,劍是畫;棍是閻王,刀是剎。故運劍如文人作畫般,行雲流水,翩翩飛舞;節節貫串招止意不盡。另外在行拳(劍)時,務必記得(命運源頭在腰際)。三、意念重點(攻防用意):攻防演釋,凡出拳前,必鬆透每個招式都有其攻防用意,故而其意念之擺放亦皆有相異之處。攻防裡有個口訣:化拿打、鬆換發;凡出拳前,必鬆透。這在學習推手時,尤其重要;其實在太極拳(劍、刀)武術裡,都如同這段裡陳述的:步步有根,式式有主,時時有定,處處有用。當未來熟練拳架與招式時,再結合穴道的位置,定可以大大地提昇其武術之攻防效果。四、方向(走位):太極拳(劍、刀)亦是武術的一種,故會隨每個招式的攻防與走位的設計,其學員當時面對向的方向亦會不同。另外說明,在太極拳劍的武術的南方,時而不是真實的磁極南方,是定義在學員心中的方向。五、呼吸(吐納):太極拳與劍即是武術,亦是氣功的鍛練法門。故在每一招式運動間皆有其呼與吸的節奏與順序,練順了,可以幫學員不只是鍛練筯、皮、骨外,亦可強化其精、氣、神。不管習拳或刀劍,皆要盡量做到所謂內三合;內三合:指心與意合、意與氣合、氣與力合言。外三合:指肩與胯合、肘與膝合、手與腳合言。必須內三合與外三合合而為一,方得稱為「內外相合」。不管是學拳架、劍勢、刀法與棍術,都勿要時刻勤記練拳十要:定看型 :虛靈頂勁、含胸拔背、鬆腰落胯、沉肩墜肘。動看法 :虛實分明、上下相隨、內外相合、連綿不斷。精神意念:動中求靜、用意不用力。

在協會裡學習太極拳的歷程中,沒有提供靜座與內丹氣功的教學與訓練,故這部份個人是研究前人的書籍逐步揣摩體悟所得,故部份皆為個人體悟,僅供各位觀眾參考,如各位觀眾有興趣者,個人仍強烈建議尋名師學習。因為在書籍裡常常提及在某些鍛鍊的階段時,很容易走火入魔,故有師父在旁引導護法 ,當發生狀況時較可以即時協助。修練內丹或者說靜氣功,或者在靜座冥想時,很容易靜不下心,越是想靜下來,越是無法平靜。當這情況發生時,個人建議可以默念「清靜經」,可以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與內景境界。


在EP25集 太極拳是否可以打?在這集裡,我有提到散手與推手;如果你練太極拳是希望未來可以實戰,講直白,就可與人打架,可以克敵致勝的話。近幾年台灣的社會較紊亂,偶而會遇到一些奇怪的人與事物,當遇到這些情況時,我們都希望可以有能力保護自己與您在乎的人。把散手與推手學到一定的程度,就俱備一定保護能力。那一定要學推手來訓練個體的聽勁能力與散手招式的攻防。靜者動之基,動者靜之用,化者動靜之功效。推手的訓練時非常要求下列要旨:鬆柔坐胯;逢沉必鬆、逢鬆必轉;沉根落定,務求到位。一點不動、三點動。掌由耳邊伸。推手的六字箴言:不丟不掉、立身中正、撐跟渡、擺。在這季將會花較多時間來漫談散手與推手,並分享個人在實戰中的一些感受與心得。


什麼是太極:太極就是氣功。什麼是太極拳:以意領氣以氣運身的拳術運動。太極拳最好的感覺是天地人合一,以起勢的起吸落呼為例:吸氣時將大地的地氣從湧泉穴吸入,並與體內元氣會合隨意念上升,脊椎節節對拉拔長,接著的感覺是含胸拔背,虛領頂勁,氣至百會後轉為呼氣。意念將宇宙之氣與體內元氣會合由百會下行,然後沉肩墜肘,鬆腰沉胯,氣沉丹田,而濁氣則沉入腳底。太極心法,一首七言律詩由新北市太極拳總會陳炳鎔總教練:豎脊提頂足入定,督陽背起下任陰;腰軸迴環動四象,中正安舒守陰陽;行腳送步虛實探,輕靈柔和身莫散;勁力順達剛柔濟,方法準確節貫串。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楊振鐸講過,太極拳是意、氣、形的完美結合。

太極氣功怎樣練,也就是說,怎樣才能把太極拳的奧秘在自己的身上體現出來?根據各太極流派的經驗,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站樁來實現,例如百日築基功、無極樁和太極樁等。場裡的教練說,就無極椿來說,每日最少要站一個小時為基礎;站二小時以上,才可以感受的氣的運行。從小周天練熟後,進入鍛練大週天;到與天地的氣場達到共振共鳴。

太極不動手,動手非太極!其「不動手」的意思是指手在原體位,手隨身轉,身隨腰轉。鄭曼青大師云:「鬆乃強風吹竹柳,枝葉掃地而無折」,「風吹荷葉不到翁,柔腰擺臀若無骨」,「手以浮雲隨風行,步似流貼地行」是表示上肢的輕靈的境界。

因為工作依舊䌓忙高壓,故新的一季將一每週一集來與大家分享!也希望大家有什麼想法儘量留言給我,會儘我所能回覆給大家。最後送大家太極九字訣:敬、靜、定、慢、勻、柔、圓、鬆、整。 

今天就分享到此,在此願大家喜樂平安!

EP44_第四季分享近八年來所學拳劍刀棍之心得

  第四季 分享近八年來所學拳劍刀棍之心得   「 道依天地生化修,陰陽動靜太極間」,大家好!我是甘道夫(Gandalf),歡迎各位收聽「太極談」,本節目將分享個人在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一些經驗與研究心得,讓對太極拳有興趣者可以更容易了解太極世界的奧秘! 個人學太極拳已經將...